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突然转弯,从强硬喊话变成寻求“友好”磋商,全球贸易格局被搅得一团乱,印度这边,莫迪政府先是跟着美国步伐,对中国钢铁加征一定的关税,想讨好美国换点好处,可没料到,美国刚“服软”,印度却尴尬了,赶紧推出对中国空调压缩机的豁免政策,这背后,到底是啥让印度改了主意?莫迪政府又在盘算啥?
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急转弯,就像一记重拳打在全球贸易的棋盘上,把好些国家的算盘都给打乱了。尤其是印度,原本想借着美国对华强硬的东风,捞点好处,结果却发现了自己站错了队,莫迪政府先是对中国钢铁制品加征一定的关税,又迅速对中国空调压缩机搞了个豁免,这一系列操作,透露出印度在中美博弈中的小心思,也让中印关系的走向多了几分看头。
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制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这事儿表面上看,是为保护本国的钢铁产业,毕竟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来自其他几个国家的廉价钢铁确实让本地企业有点吃不消,但这政策出台的时机,实在太巧了。
就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和莫迪政府聊经济、军事合作的时候,这关税新政就像是给美国送去的一份大礼,印度心里打的算盘很清楚:跟着美国走,帮着一起压中国,或许能换来美国在贸易上的松口,比如关税豁免或者其他优惠条件,毕竟美国市场对印度来说是个大蛋糕,谁不想多分一口?
可这算盘打得虽响,现实却没那么顺,印度这边刚对中国钢铁出手,特朗普政府那边就变了风向,原本特朗普一直高举“对等关税”大旗,扬言要让中国为贸易不平衡付出代价,可事到如今,情况却急转直下,特朗普公开表示,美国不会对中国硬碰硬,而是要“很友好”地谈一谈,争取在三四周内达成协议。
财政部长贝森特也罕见地承认,中美关税对峙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再不降温,全球经济都得跟着遭殃,这话一出,等于公开承认美国的关税政策没达到预期,反而让国内经济和全球供应链吃了个闷亏。
特朗普的这番“示弱”,直接让印度的处境变得尴尬,莫迪政府本来指望靠着对中国的强硬姿态,换来美国的好感,可现在美国自己先退了一步,印度却像是挥拳打在了空气里,更尴尬的是,印度对中国的关税新政,刚让中印关系缓和的势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过去几年,中印关系一直在合作与防范之间摇摆,中国一再强调双方应该相互支持,而不是彼此消耗,可印度这回跟着美国搞关税战,多少有点“站队”的味道,难免让中国这边有些想法,为了挽回局面,印度很快做出了调整。
4月24日,印度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的制冷量最高2吨的空调压缩机发放“豁免许可证”,有效期一年。
这事儿乍一看有点突然,但细想却不难理解,原来,印度的空调产业正面临关键零部件的严重短缺。
过去,印度空调行业就一直在抱怨,本地的质量控制标准太严,限制了零部件的进口渠道,导致生产跟不上需求,尤其是在炎热的印度,空调可是刚需,零部件短缺直接让企业急得团团转,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不得不放宽对中国供应商的限制,毕竟中国是全球空调零部件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这豁免政策,其实是莫迪政府在对华关系上的一次务实转向,之前对钢铁加征一定的关税,多少有点“政治站队”的意味,可现在国内企业的实际的需求摆在面前,印度不得已低头,毕竟,制造业是印度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中国的供应链对印度来说,几乎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数据显示,中国不仅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也是印度许多关键零部件的主要来源地,如果一味打压中国供应商,受伤的恐怕还是印度自己的企业,更何况,特朗普政策的反复无常,已经让印度看清了一件事:一味跟着美国走,风险可不小。
这事儿还得从更广的背景来看,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翻云覆雨,其实暴露了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不确定性,过去几年,美国的贸易政策像过山车,一会儿加关税,一会儿又喊着要谈和,让盟友和对手都摸不着头脑。
印度这回算是吃了个教训:跟着美国走,看似能捞好处,可一旦美国自己变卦,印度就得自己收拾烂摊子,比如印度之前还考虑接盘被中国拒收的波音飞机,想借此加深美印合作,可现在美国对华态度软化,印度的这些小动作反倒显得多余。
再说回中印关系,过去几年,中印关系虽然不算一帆风顺,但合作的势头还是有的,中国多次提出,双方应该在经济、技术等领域相互支持,而不是彼此设限,印度制造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而中国也需要印度这个巨大的市场来拓展自己的产业链。
可如果印度一味跟着美国搞对抗,限制中国企业,短期内或许能讨好美国,但长期看,却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毕竟全球供应链是环环相扣的,印度打压中国供应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的企业。
印度的这次政策调整,其实也反映了它在中美博弈中的两难处境,一方面,印度想靠着美国的市场和技术,提高个人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它又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和投资。莫迪政府这回先硬后软的操作,多少有点试探的意味:既想在对美关系上加分,又不想在对华关系上彻底翻脸。
可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风险也不小,如果印度继续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未来可能会发现,自己既没从美国那儿捞到多少实惠,又让中印关系的缓和势头白白断送。
从更广的视角看,印度的这次经历,其实是全球贸易格局的一个缩影。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找自己的位置,有的想靠着美国,分一杯羹,有的则更看重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
美国的政策反复无常,让这些国家的算盘都不好打,印度这回算是吃了教训,意识到对华政策的谨慎比盲目站队更重要。毕竟,全球经济早就不是一家独大的游戏,任何国家想在贸易中占得先机,都得学会在复杂的关系中找平衡。
特朗普的“示弱”和印度的政策转向,就像一场贸易大戏里的两幕,印度先是急着上台演了一段独角戏,结果发现剧本变了,只能赶紧换个角色,继续演下去。可这场戏到底怎么收场,恐怕还得看未来几个月,中美谈判的进展,以及印度在对华政策上,能不能找到更稳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