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宏观来看,它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特征情况十分特殊,从微观来看,它的地形地貌和人居生活小习惯也很特别,具有很强的区域独特性。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大部分都位于四川省内。盆地地形低矮,海拔不高,但内部却有交错的平原和丘陵。从我国地形图上看,盆地内一片青郁,前后左右都是土色的山脉,紧紧地包围着它。在盆地的周边,既有奇寒无比的雪域高原,也有生物多样的云贵高原,还有资源丰富的大巴山。当我们将目光放在我国西部地形图上时,仍然能发现盆地是二级阶梯和三级阶梯中的耀眼存在,有人把它比作是“肺叶子”。从林地示意图和草地示意图来看,都能发现盆地被周边高山的林地和草地包围着,有时像个信封,有时像个鸡蛋。
由此不难发现,与盆地西部的寒冷高原相比,这里温度宜人,似有“雪山脚下享春色”的别致。与东部的平原地区相比,这里似乎更多了份“青山绿水拥巴蜀”的景致。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盆地地形和地理位置,导致这地方少风,水汽积聚不易扩散,空气中水分含量非常大。因此,它也成了我国暖季暴雨中心之一,大暴雨发生的频次相比来说较高。每年暴雨洪涝灾害都会造成几百万四川民众受灾,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在气候方面,它是东亚季风区和高寒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属于我国的亚洲季风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不会太高或太低,常常会出现地形雨和夜雨现象。从长江水系图来看,它流经了盆底的东南部,流向东北方,而盆地内的支流也汇聚于盆地底部的长江干流。因此,水系图上的四川盆地也会因为它所产生的“向心状水系”而特别。
在这种多雨湿润的环境下,当地的物产很丰富,仅以它西南边缘的峨眉山为例。峨眉山的动植物很丰富,有三千多种野生动物,还保留了许多古生代的植物。四川盆地的自然资源也很丰富,独特的紫色土让它在地图上显得更为特别,这里还有地质储量丰富的天然气田,开发潜力巨大。单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四川盆地内的各个城市也毫不逊色,尤其是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城市的装备制造业、能源与原材料业等很有优势,被称为盆地内的“双子星”。在旅游服务上,两个城市都形成了具有川渝风味的食物和特色菜,而且备受游客的喜爱。有些游客甚至选择从成都开车或骑行去西藏,实现自身的自驾游梦想。总的来说,四川盆地的地形和地理位置使它变成了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像位于新疆和青海的盆地那样到处都是沙漠,还紧紧地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