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启,昨天我们介绍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宝武中南钢铁原董事长李世平和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对今年钢铁行业的看法与建议,让我们一起看看还有哪些全国人大代表对钢铁行业提出了哪些建议吧。
据上海证券报,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围绕钢铁产品的税收政策方面提出建议。朱小坤表示,钢铁行业中的高端特种钢材产品,如高速工具钢、模具钢等,不仅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和关键工程的基础材料,也是推动我们国家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然而,目前这些高端钢铁产品受限于较高的研发成本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面临较大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压力,部分高的附加价值特钢产品在出口上也面临不利的税收政策。
2021年5月1日起,国家对钢铁行业出口政策做调整,取消了23个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国内钢铁产品出口不再享有出口退税红利。对此,朱小坤表示,这一政策有助于促进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但高合金高速钢、合金粉末钢等高的附加价值特钢产品也被列入取消退税范围。这没考虑不同钢铁产品在技术上的含金量、市场需求、加工工艺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影响一些企业未来的发展高端特钢产品的热情。
他建议主管部门可以细分出口退税政策,区分产品类型,对于高端特钢产品,特别是高速工具钢、模具钢、合金粉末钢等继续给予出口退税政策。“这一些产品是很多行业的基础材料,对于制造业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建议优化出口退税政策,区别粗加工和精细加工,对那些推动碳达峰的高端钢铁产品,应给予更为宽松的政策支持。”
据中国冶金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围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议。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任务多是“从0到1”的原创突破性技术,投入大、难度大、风险高,需要系统化的体制机制支撑,以解决基础研究周期长、成果转化难、创新生态不完善等核心问题。为此,建议加强完善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配套体制机制,构建适应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据中国冶金报,作为一名钢铁工人,温菲始终关注着钢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履职一年间,温菲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的想法更加强烈。他把调研情况和搜集的资料做梳理,融入推动传统制造业“数智化”的建议中,并反复修改完善,准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希望借助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高科技,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注入智慧因子。
温菲对数智化的关注体现在履职的点点滴滴里,他的建议与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高度契合。他提出的构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新生态、加强与高科技领域企业或机构合作、大范围的应用拓展AI技术、培养并引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支持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等建议,正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和具体落实。温菲主张,在公司制作经营中,大范围的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使其与AI深层次地融合,逐步推进全流程数智化,建设智慧工厂。应用AI技术,优化生产流程,预测潜在问题,通过对企业成本、能源、营销等数据来进行深度分析,提供智能决策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降造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据中国新闻网,全国人大代表胡淑娥是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技术专家,常年奋战在生产一线。今年,胡淑娥将目光聚焦“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变革,提出了积极应对碳关税的建议。胡淑娥表示,我们该把碳约束转化为创新动能,让中国钢铁“既强又绿”。